MBA报考条件2021:香港都会大学MBA
更新时间:2020-11-10 15:51:11
MBA
报考条件2021:
香港都会大学
MBA
香港都会大学
(THE OPEN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 一所年轻、充满活力、力求创新的公立大学。该校致力于推动学生学习、增进知识和提升研究
工作
,以配合学生对学习的期望及回应社会对人才的需求。
自1989年由政府成立以来,公大已由只提供遥距课程的大学,发展成为一所全面的大学,提供全日制本科学位,
研究生
课程,以及兼读课程。与其他政府资助的院校无异,公大经由「大学联合招生办法」(JUPAS)招收全日制本科生,并提供丰富多彩的校园生活及课外活动。另一方面,本校兼读制课程的灵活及弹性教学模式,让在职人士的学习跨越时空限制。现时公大约有一万名学生修读全日制本科及研究生课程,以及九千名学生修读兼读制课程。
根据国家教育部与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教育局于2004年签署的《内地与香港关于相互承认高等教育学位证书的备忘录》,香港都会大学颁发的学位为国家教育部认可。经国家教育部批准,本校可以从内地直接招收全日制本科生。
本校一直致力发展现代及先进的创新教学方法,为学生提供最优质的教学体验,以迎合新时代的需求,并屡次获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拨款支持,如于2007年获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拨款超过港币6,000万元成立「创新教学中心」,研发新型多元教学模式。2013年,本校更被美国苹果公司邀请加入iTunes U,成为首批与iTunes U合作的全球大学之一。
本校现有全日制学生约9,500人,以全日制学生人数计算,在香港排名第6。而在职学生则约有10,000人。本校一所多元创新综合性大学,提供约220个不同程度的课程供学生学习,学习模式极具灵活性。
香港都会大学的特色是利用创新先进的教学模式,培养现代人才所需要的多元化能力,包括创新创意能力、领袖能力、团队精神能力、逆境求存能力、灵活地适应不断变化环境能力、不断拼搏能力、以及高尚品格能力。
学院简介
本校开设的四所学术学院,包括人文社会科学院、李兆基商业
管理学
院、教育及语文学院和科技学院,其开办的全日制课程专业涵盖商业、教育、科技、人文及社会科学等范畴。本校现时共提供超过40个全日制本科、硕士及课程。
人文社会科学院
人文社会科学院锐意透过课程扩阔学生对相关领域的学术视野,教授他们必备的知识、理论及研究方法,从而训练其判断和分析能力,启发他们思考生命、社会、文化及价值观等课题。学院提供的学位课程,主要涵盖四个学术领域,包括人文学科、社会学科、语言与翻译以及创意艺术。近年,学院重点发展创意艺术课程,开办创意写作与电影艺术、创意广告及媒体设计、电影设计及摄影数码艺术,以及动画及视觉特效课程,为本港的创意工业培养人才。2014年成立由香港特区政府资助的「数码文化与人文学科研究所」,为本港第一及唯一一所研究相关领域的学术机构。
李兆基商业管理学院
李兆基商业管理学院所提供的课程实用及专业兼备,让学生能够掌握最新知识及技能,毕业后投身职场时尽展所长,迎接商业社会瞬息万变的挑战。学院积极与本地及海外高等院校和专业团体建立合作关系,现时其
工商管理课程
已取得多个专业团体的承认,包括国际会计师公会、特许公认会计师公会、澳洲会计师公会、香港会计师公会、香港特许秘书公会、香港律师会等专业团体。相关课程毕业生可申请多项专业考试的部分试卷豁免。目前,学院的合作伙伴遍布世界各地,包括澳洲、英国、荷兰、意大利、越南及缅甸等地。2015年成立由香港特区政府资助的「国际商业及管治研究所」,专门研究国际商业环境及提升企业管治的能力。
教育及语文学院
教育及语文学院为本港教师的摇篮,为培养下一代作出重要的贡献。学院提供起始教师教育及教师专业发展课程。多年来,学院以循序渐进的方式扩展课程,涵盖幼儿、小学及中学教师教育各个范畴,同时幷开办语文提升及幼儿特殊教育课程。学院还提供专业教师培训课程,学生在完成有关课程后,可取得香港注册教师的专业资格。学院于2007年成立普通话教育及测试中心,与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普通话培训测试中心签署合作协议,定期举办国家普通话水平测试。最近成立由香港特区政府资助的「双语教学研究所」,以促进双语发展和提高学习成果。
科技学院
科技学院一直致力培育科研及科技人才,拓展电脑学与资讯科技、护理学、工程科学、环境学及可持续发展多个领域。学院开办的课程涵盖范畴广阔,包括应用科学、电脑学与资讯科技、工程学、环境学、数学及
统计学
、护理学以及检测和认证,协助学生掌握最新的科技知识及资讯科技技术,日后在业界担当领导职位。学院的护理学课程,让学生在完成后可取香港注册护士的资格。同时,学院为学生建构设备完善的实验室和计算机设施,亦为他们安排各式各样校外实地考察及实习机会,积极装备学生,迎接未来的挑战。为了提升大学的创新科技水平,学院于2014年成立了由香港特区政府资助的「创新科技与持续发展研究所」,推动本港科研及持续发展。
毕业生概况
内地学生在毕业后,可选择留港或到海外大学继续修读硕士或课程,亦可留港就业。内地生如有意申请留港工作,在取得香港都会大学全日制学士学位后,可向入境事务处申请「非本地毕业生留港/ 回港就业安排」,留港12个月,以便申请工作。如连续在港居住7年,也可向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申请成为香港永久住居民。
香港都会大学2016年本科生课程毕业生的就业情况理想,根据2016年12月毕业生调查显示,超过92%受访者在毕业半年后已就业或继续升学。全职工作的毕业生中,最多人投身于工商行业,其余包括社会服务机构、教育机构及政府部门。
2020 学年招收内地生本科专业一览表
校园设施
公用学习区
英语学习资源中心
学生交流及实习
香港都会大学重视学生的全面发展,除了教授专业知识和技能,本校各个学院及学生事务处每年为本科生及研究生提供不同类型的学生交流及实习计划,学生亦可参加由政府或其他专业团体所举办的国际交流活动。因此内地学生在本校就读期间,可以有很多机会申请到海外进行交流或实习,地区包括美国丶英国丶法国丶比利时丶土耳其丶澳洲丶日本丶新加坡丶中国内地和台湾。部分本校学生曾到访或交流的大学、企业及 机构。
公大作为全港最具规模的自资院校,现时公大约有10000名学生修读全日制本科及研究生课程,以及9000名学生修读兼读制课程。
以全日制学生人数计算,公大在全港大学中排名第六;综合排名全港位居第十。
★ 硕士专业 ★
人文社会科学院:应用英语语言学(MAAELF)、专业双语翻译(MABPTF)等8个专业,其中,中国文学、创意写作、文化及保育旅游这3个专业中文授课。
李兆基商业管理学院:风险管理学(MAFRMF)、财富管理(MAFWMF)等20个专业。
科技学院:量化分析及计算数学(MSCQACMF)、环境学(MSCGEMSDF)等5个专业。
各位如有意在职MBA硕士课程,遇到任何问题都可以咨询。
★ 名人荟萃 ★
每年,香港都会大学都会颁授荣誉及院士予对教育作出贡献的杰出人士。不少内地人熟知的名人正是香港都会大学的荣誉及院士,包括:
荣誉
工商管理
:何鸿燊(2004)、拿督郑裕彤(2006)、李兆基(2006)
荣誉社会科学:李嘉诚(1990)、王家卫(2007)、林毅夫教授(2015)
荣誉文学:查良镛教授(2000)、莫言先生(2005)、钟景辉(2009)
荣誉大学院士:霍震寰先生(2003)
★ 新校区落户广东肇庆 ★
广东省肇庆市与香港都会大学4月22日在肇港两地远程签署香港都会大学(肇庆)合作办学协议,该大学选址于广东省肇庆新区,是香港都会大学与肇庆学院联合举办的一所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应用型(教学研究型)教学型大学,校园占地面积约2500亩。
推荐专题:
(本文内容由香港公开大学MBA提供。)